今年,北京的“煤改电”工程进入第15个年头,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作为全国电能替代燃煤供暖的示范区和先行区,北京地区“煤改电”成效显著。
3月1日,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的220千伏梁各庄变电站开始施工,标志着2017年农村地区煤改电工程全面启动。北京市农委副主任苏卫东在日前举行的煤改清洁能源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今年将是北京“煤改电”工作决胜之年,要求在采暖季前完成522个村20.5万户的“煤改电”改造,工作任务为历年之最。打好今年的“攻坚战”,对于落实南部七区平原地区村庄基本“无煤化”和PM2.5年均浓度降至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标意义重大。
近年来,煤炭的“副作用”更加清晰地暴露在人们面前:放眼整个北京乃至华北地区,年复一年的雾霾问题,便与燃煤的使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冬天采暖季,雾霾出现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更是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
对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曾将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比喻为一个烟囱:“北京每年燃煤2300万吨,天津7000万吨,河北2.7亿吨,总共3.7亿吨,再加上山东的3.8亿吨标准煤,京津冀鲁的燃煤量加起来是7.5亿吨煤,占全国22%,可不就是个烟囱吗?”
如此大规模的煤炭使用量,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于城乡居民的冬季采暖用煤及日常生活用煤。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普及清洁能源,转变居民们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方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替换升级的重要部分。
首度引入“智慧工地”管理
据介绍,去年煤改电现场最多的时候达2000个作业面,上万名施工人员同时作业,前前后后参与此项工程建设的超过8万人,累计新架及改造配电线路2.1万公里,总长度相当于绕地球半圈。“如果把去年的总任务看成是100%,那么今年的任务至少相当于180%。”龙国标表示,去年在尚未开展主网工程的情况下就有上万人同时施工,面对今年更加繁重的任务显然不能再仅仅依靠大兵团作战和人海战术。
“我们在 煤改电 配套主网工程建设中,首度全面应用 智慧工地 创新成果,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各个工程现场的全天候、实时化、交互式管理。”国网北京电力建设部副主任魏宽民介绍。
预计到9月底,整个工程完成后,北京地区“煤改电”用户将达到近80万户,基本实现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房山、大兴平原地区“无煤化”。
北京地区最早的“煤改电”可以追溯到2003年,居住在东四一至八条平房保护区内的9439户居民第一次享受到了“煤改电”的便捷与高效。从那时算起,北京的“煤改电”工程已经进入到第15个年头。硕大的北京城,到底有多少人享受到了“煤改电”的红利?又有多少人的生活依然与燃煤为伴?
截至2015年年底,首都38.45万居民彻底告别了“煤炉生活”;去年,全北京又完成了463个村、18.9万户的“煤改电”任务,工作量相当于之前13年“煤改电”完成总量的三分之二;今年,更大规模的“煤改电”工程正在全面铺开。
北京市委常委林克庆强调,要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定期调度,务必抓好重点、抓住关键,撸起袖子加油干,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扎实推进2017年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的各项工作。
为了满足“煤改电”大幅增长的用电需求,国网北京电力在“十三五”期间为“煤改电”配套规划了46项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共新增变电容量685.55万千伏安,送电线路长度为650.92公里。目前,分布在全市11个区的46项输变电工程已全部开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抓紧施工,确保工程于2017年、2018年供暖季前陆续投产。